战争史上击落敌机最多的战斗机梅塞施密特Bf109——1设计历程

原标题:战争史上击落敌机最多的战斗机,梅塞施密特Bf109——1.设计历程

从1935年到1945年,梅塞施密特MesserschmittBf109几乎就是德国空军战斗机的代名词,被公认为二战中最著名、性能最优秀的战斗机,同时也是德国历史上建造数量最多的飞机和战争史上击落敌机最多的战斗机。在整整十年时间里,Bf109战斗机始终是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的中坚力量,从战争爆发的第一天起奋战始终,直到战争结束的最后一刻。在战斗中它成功地证明自己能够胜任任何可能的使命,无论空中格斗、护航,还是夜间战斗、对地支援乃至侦察,而且作为一个出色的空中作战平台,Bf109具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在战争中不断挖掘潜力,升级改良,产生了超过30种改型,也是德国空军改型最多的机型之一。然而,谁能想到,如此成功的杰作曾经差点被德国空军拒之门外。

■德国著名飞机设计师和制造商威利·梅塞施密特(1898.6.26-1978.9.15)。

1927年,飞机设计师威利·梅塞施密特加盟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公司,但他们为汉萨航空公司建造的客机性能不佳,连续发生坠机事故,不仅留下了恶劣的名声,还得罪了时任汉莎航空高管,后来成为空军高官的米尔希。由于梅塞施密特和米尔希的不睦,导致巴伐利亚公司在随后几年中颇受责难,以至收不到国内的订单,度日艰难。1933年3月,德国空军发出研制新型战斗机的招标书,要求在6000米高度速度达到400公里/小时,续航时间不少于90分钟,爬升到6000米高度时间不多于17分钟,升限达到10000米,安装700马力的Jumo210型引擎,配备1门20毫米机炮和2挺7.92毫米机枪,确保足够的平飞速度和机动性。起初有亨克尔、福克-沃尔夫和阿拉多三家公司竞标,由于米尔希的阻挠,巴伐利亚公司被排除在外。

正所谓峰回路转,为了在1934年国际飞行大赛上展现德国航空技术的进步,德国空军要求国内每一家厂商都要制造一种竞技运动飞机,梅塞施密特提交了自己的设计方案Bf108。这种外形优美的并列双座飞机在大赛上十分出彩,给到场的空军官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帝国航空部允许巴伐利亚公司参与新战斗机的选型,但米尔希私下威胁说他们的设计只用于技术验证,不要指望获得生产订单。性格倔强的梅塞施密特迎难而上,以Bf108为基础展开设计工作,公司内部代号为P1034项目,官方编号为Bf109,于1935年5月完成首架样机,5月29日首飞成功。由于新发动机尚未到位,暂时使用英制罗伊尔罗伊斯“茶隼”式695马力液冷发动机。据说乌德特在观看Bf109的样机后断言:“这玩意永远成不了战斗机。”

在完成工厂试飞后,Bf109准备接受空军的验收,当时德国飞行员都习惯于双翼机的敞开式座舱和灵活的操纵性,因此对于封闭式座舱的Bf109并不欢迎,反而更喜欢亨克尔公司的He112,后者座舱敞开、飞行平稳,颇受好评。1936年,在国产发动机到位后,Bf109和He112展开全面较量,而阿拉多和福克公司的样机早早就被淘汰了。虽然Bf109速度更快,但军方的意见一如既往地倾向于He112,胜负似乎已经注定。就在此时德军情报机关获得了英国新型战斗机“喷火”的性能数据,两相比较,He112明显居于下风,而Bf109足以和“喷火”抗衡。接下来的事情就毫无悬念了,帝国航空部接受Bf109作为空军新型战斗机的唯一候选机型,在1936年8月柏林奥运会的赛场上,Bf109二号样机就首次亮相,而同年底在雷希林试飞中心举行的新机发布会上,一架Bf109在模拟空战中轻松击落四架He51,而驾驶者就是当年并不看好Bf109的乌德特。

1938年夏季,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公司改名为梅塞施密特飞机制造公司,该公司随后设计的飞机都以梅塞施密特的姓名字头缩写Me命名,因此Bf109有时也被称为Me109。

■梅塞施密特Bf 109的第三号原型机Bf 109 V3在一次测试飞行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